设计师

简历

一九七七年生,台湾科技大学工商设计系商设组毕业,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艺术所肄,永真急制Workshop负责人。AGI(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)首位台湾会员。设计领域包括舞台剧、电影海报文宣、商品设计,主力作品在唱片包装、书籍装帧。

合作客户
华纳、华研、相信音乐、索尼、环球、福茂、滚石、麦田、时报、印刻、联经、北京贝贝特、上海世纪文景等唱片公司与出版社;另与多届金马影展、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、非常林奕华(香港)等企业团体多有合作。

第一位台湾设计师入选AGI(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)瑞士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,这是设计界今年最热门的话题,对聂永真而言,则是设计生涯的重要标记,「以后履历只写这一项就够了」,这是聂永真的真实心情。

比想成名更早成名的人
大二那年,聂永真参加第一届诚品创意文案比赛,一举获奖,自此成为诚品商场的特约文案,之后被唱片界「钦点」,为张惠妹、周杰伦、五月天、林宥嘉等歌手专辑做视觉包装,帮各家出版社做书籍装帧,为两厅院展演、金马影展做海报设计,得奖从来是常见的事。

起步早,成名早,聂永真的名字总出现在质感很好,名气很大的出版品上面,于是,聂永真不可避免地成为「设计明星」。每隔一段时间,聂永真的名字就要在新闻上出现,媒体用「在平面设计界投下一枚震撼弹」来形容他成为AGI会员,不论是以35岁进入AGI或是第一位台湾会员,聂永真显然为台湾设计界写下了新记录。

yoga lin fiction
林宥嘉《大小说家》专辑

广为设计人所知的AGI,在1951年创立于法国巴黎,自创会起,即每年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年会,并进行学术探讨与举办会员作品展览,1969年起AGI总部从巴黎移至瑞士的苏黎世。AGI成员都是全世界优秀及有影响力的设计师,因此在国际间享有崇高的地位,被视为国际平面设计界的「殿堂级组织」。

AGI入会门槛高,每年仅接受极少数的新人,且须先由三位会员函信署名推荐,再通过七成以上AGI委员会学术评审同意,历年榝羽而归者众。聂永真坦言,即使有人推荐,自己也认真把作品都整理好了,但是把资料寄出去之后,就又回到正常生活了,因此听到恭喜电话时,聂永真说:「很激动,简直快疯了。 」

然而进入AGI,对个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?聂永真直率地说:「以往不论在作品上有多努力,得过多少奖,还是免不了会被嘲讽,是因为做了很多明星的唱片才成为沾了光的人。」成为AGI会员,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证明,也许嘲讽的声音还是会出现,但是自己好像有了防护罩一样,不会那么在意了!

我知道更多比我更厉害的人
一直以来,媒体总是把萧青阳,王志弘,聂永真绑在一起,称为平面设计界「三大天王」,聂永真认为,我们之所以被知道,是因为作品(书籍唱片)都可以看到名字的缘故,这是传播业的特性,但无形中影响了很多设计科系学生,会对这个工作产生浪漫的想像,被定型在某一个「误以为氛围很好的区块」,这显然不是设计应有的良性发展,视觉设计这个领域如此宽广,有更多商业设计作品,虽然不会被标示出设计者的名字,但其实仍有非常好的发挥。

tokyiban
小野不由美《东亰异闻》封面

但名气很大,是好事?或是坏事?聂永真直率地说,每次听到人家喊他大师,就觉得很恶心,虽然对自己的作品有自信地说「我知道我很厉害」,但是也知道「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人」,自己哪里称得上是大师辈份,但是面对这些有名气带来的影响,聂永真平淡地说,做设计,拿出来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!

但即使拿到AGI通行证,聂永真准备出席今年在伦敦的年会,还是得硬着头皮筹旅费,做设计,再出名,也不是随便就拿得出几十万的手笔,筹措经费之初找不到相关的研讨会补助项目,原因是官方没有这类「参加研讨会的预算项目」,一波三折,还好后来得到品牌赞助、以及文化部门的活动合办支持,总算解决了眼前的问题。

聂永真强调,关于官方赞助,「以我的例子来谈,或许还是不公平的」,因为相较于其他设计人,以聂永真的知名度去找资源,机会还是比别人相对多很多。但有设计实力却没有高知名度的设计人,需要经费出国去领奖或出席年会,在未来相信同样会再发生,或许官方可以新增这个「预算项目」,让有实力参与国际舞台的设计人,多一些激励与「诱因」。

pour une morale de lambiguite
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《模糊性的道德Pour une morale de l’ambiguïté》简体版封面

经纪是一件严肃的事
从大学时期就出名,对聂永真的直接影响是,他一毕业就成为freelancer,后来为了业务需要开发票才成立工作室,这显然又是让设计科系学生心生向往的成功案例,但聂永真可没这么浪漫,他建议「任何人在开工作室之前,最好先去其他地方磨练!」

聂永真强调,很多人会沉醉在「自己真的很好的状态里」,但100人当中,其实可能只1人是真的好到可以独立出来就能大红大紫,其他99人也许也不错,但是「没有好到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,好到足以被放大或看到」,因此即早认清现实,绝对有助于未来的设计生涯。

DSC02154
聂永真

早成名或许不难,但要持续成名,恐怕就得有两把刷子!聂永真表示,设计行业被关注的是作品,要面对的是客户,因此只要设计保持水准就够了,其他的事都不必多想。虽然成名的时间点很重要,对设计者来说,有其正反两面的影响,因为成名很容易,但掉落也很容易。

聂永真认为,自己之所以持续被媒体关注,一方面是出版个人作品,加上他是少数有经纪约的平面设计人,合约内容与个人创作有关,许多新闻议题或媒体访问,都可以交由经纪公司处理,自己可以更专心做设计或创作。笑说虽然无法为自转星球(经纪)带来太多利机,但是至少形象正面。

对聂永真来说,良性经纪的定义是,经纪人与被经纪标的都有加分效益,双方是很严肃的合作伙伴。但是如何评估签经纪约的时间点?聂永真则强调,第一个作品要好,人要有自己的显著特质,设计师要具备让经纪「看上」的排众及合作条件,也不该把经纪视做名气操作的工具或目标。

永远往上一阶走的设计路
当聂永真成为「设计偶像」,一定会有很多人解构聂永真的作品,想知道他习惯用哪些梗,「聂永真风格」又是如何被形成的?聂永真表示,每一个好的设计师,都有自己最喜欢的,处理文字大小的字距行距,最喜欢的字型,在版面上的构成方法,对我来说,那不是风格,是技术,风格这两字是最笼统的形容,因为找不到更适合的字了,(这和动不动就称设计人为大师差不多),所以,我自己最重视的是「气」,或者近似灵魂的意思,每位设计者的作品,「气」都是不一样的,对我而言,排得好看是技术可以做到的,但是接下来整体表现的「气」,就是个人的质感特性,举例来说,同样十六页的内容,每一位设计师的表现方式就会不同,每个人把图文安排的位置不一样,就好比编曲,每位的节奏强弱会不一样,我很在意整体节奏的起承转合,这或许又牵涉到个人的喜好度,但是以出版品来说,翻阅的过程有「舒视」的质感,是很重要的!

当被问到,知名度高,在与客户之间的沟通,是否具有相对主导性?聂永真说,做设计,本来就是要建立在明确的市场方向,依据来自客户或企划端备足的条件,可以掌握精确传达的讯息,在客户整理好的脉络之下,其他就是我可以发挥的范围,我认为这是专业分工。设计毕竟和创作不一样,即便可以让设计看起有创作的自由度和艺术性,但背后一定夹带非常精密的计划和市场方向。对聂永真来说,设计的艺术性很重要,他认为,把设计做好是很基本的,或许每个人要考虑的条件都不一样,未来他想做更抽象或觉得自在的作品。

Fight-Club---Book-Cover
恰克•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《斗阵俱乐部Fight Club》台湾版封面

不可讳言,台湾是高度标签化社会,某种意义上,得奖正好迎合了标签化社会的价值观,尤其设计这个行业也有很多不同圈子,很多人会以这个人得到哪些奖项来区分,比如得到红点或IF,但台湾有许多具有大师地位的人,或许一生都没有参加过这些奖项,参赛得奖,对聂永真而言,代表的意义会是什么?

聂永真说,最初并没有太多想法,反正很多人拿到了,我也去报名看看,但到了AGI,意义就大为不同,一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和这些「很厉害的人」放在一起,这是很大的激励,但也是很大的压力,因为会希望确保自己的作品真的和别人放在一起,也不会太难看,因此就会希望在设计工作之外,也可以留时间给自己去做更自由的创作。

问聂永真,对他个人而言,设计的「再上一阶」在哪里?
聂永真认真的说,AGI看似至高,但自己是Tokyo TDC的脑残粉,作品再多进一点会更有益自己的心理健康(聂永真之前已入选过多次)。

(Tokyo Type Director’s Club,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是极具影响力的字体设计研究团体)。

pins
永真急制X一克拉的梦想展商品
gary chaw hollywood zoo 2
曹格《荷里活的动物园》专辑Kits
Project-Sensation-JAZZ-by-Gary-Chaw---CD-Package
《Project Sensation – JAZZ》专辑
The Girl and The Robots
女孩与机器人《平行宇宙》专辑Kits
workshot
聂永真的唱片设计
223 promotion poster
No.223摄影集leaflet
absente1
舞台剧《不在,致苏非卡尔Absente:rendez-vous avec Sophie Calle》法国版leaflet
absente2
舞台剧《不在,致苏非卡尔Absente:rendez-vous avec Sophie Calle》法国版leaflet
BehindAndAfter-AaronNieh-Taipei
赖香吟《其后》封面
Kafka
卡夫卡Franz Kafka《审判Der Process》台湾版封面
Montmartre note
邱妙津《蒙马特遗书》简体版封面
ossu - zine
Zine《OSSU》
tbi34
The Big Issue Taiwan杂志
tbi37
The Big Issue Taiwan杂志
Print
I See Languges(妙法自然|董阳孜X亚洲海报设计展)
Print
I See Languges(妙法自然|董阳孜X亚洲海报设计展)
交锋
I See Languges(妙法自然|董阳孜X亚洲海报设计展)
Print
I See Languges(妙法自然|董阳孜X亚洲海报设计展)
linxi
Untitled
Taipei dad Newyork Mom
舞台剧《台北爸爸,纽约妈妈》节目单

发表回复

你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* 为必填字段

提交评论